http://inews.gtimg.com/newsapp_bt/0/11623900538/641
2020年4月22日

疫情之后,哪些AI技术将走进大众生活?

作者 云雨

自新冠病毒爆发以来,全国人民上下一心众志成城进行防疫抗疫。而今,中国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形势持续向好,生产生活秩序加快恢复的态势不断巩固和拓展,复产复工大范围展开。在中国抗击疫情的“速度”和“效率”令世人瞩目的背后,离不开对AI技术的应用。

AI技术在很多领域的应用发展已经逐步成熟,面对疫情更是得到扩大应用。可以说,大多数民众在疫情期间依然能够享受稳定的“衣食住行”和在线办公,甚至让患者接受高效的治疗与后期的“科学防疫”,这背后都离不开人工智能技术的应用。在中国疫情渐入收官之际,AI技术又为“复产复工”保驾护航,成为此次科学战“疫”的最大亮点。

http://inews.gtimg.com/newsapp_bt/0/11623900538/641

中央定调,AI技术从幕后到台前

在疫情初期,工业和信息化部就发出倡议书,呼吁AI相关单位充分发挥人工智能赋能效用,组织科研和生产力量,把加快有效支撑疫情防控的相关产品攻关和应用作为优先工作。

2月14日,在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十二次会议上也传递出指示,要鼓励运用大数据、人工智能、云计算等数字技术,在疫情监测分析、病毒溯源、防控救治、资源调配等方面更好发挥支撑作用。

2月19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办公厅又发布了《关于运用新一代信息技术支撑服务疫情防控和复工复产工作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通知》指出,鼓励运用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新技术对疫情开展科学精准防控,还鼓励制造企业与信息技术企业加强合作,加速推动企业复工和产能恢复。在此背景下,中国人工智能企业旷视科技响应政策号召,打造人工智能测温系统,推出供应链物联网解决方案等,以人工智能技术支持疫情防控和企业复工。

这可能是历史上首个将AI技术与抗击疫情结合在一起的政府倡议,而高层对科技战“疫”的定调更是前所未有。从最初开放AI算力助力病毒筛查、药物研发,到AI智能外呼来自动询问和采集疫情信息,再到无接触配送、健康二维码等多种技术的应用,使得AI技术在日常生活中得到广泛的普及。多位人工智能行业从业者在受访时表示,AI技术正赋能整个社会的转型,不光是在生产领域,包括未来的生活方式、学习方式、健康医疗等方方面面,人工智能都能开发应用。他们普遍认为,即便疫情过后,很多技术应用也将延续并得到长远的发展。

http://inews.gtimg.com/newsapp_bt/0/11623900539/641

初期:助力病毒分析

在疫情爆发初期,多家云计算厂商率先宣布,面向科研机构与医疗机构免费开放AI算力。对此,有业界专家表示,开放AI计算的意义在于通过张量计算来处理非结构化数据的匹配。在经典计算环境下,许多非结构化数据的处理,比如图像识别、语音合成、基因匹配、地质信息计算等,无法获得高效率计算。这就让AI计算需要单独的计算芯片和计算架构,从而让AI算力成为芯片和云服务厂商近几年的关键赛道。

AI算力的产业积累,恰好能够在疫情到来、需要加速医学分析能力时派上用场。在今天的医学分析领域,病毒基因测序、蛋白靶标筛选、病毒与药物的研发历史数据匹配,种种工作都需要AI算力来支撑,同时更优质的相关算法,可以极大地提高相关检测的效率。

以百度免费开放的线性时间算法Linear Fold为例,结合世界上现有最快的RNA结构预测网站,将此次新型冠状病毒的全基因组二级结构预测从55分钟缩短至27秒,提速120倍,节省了两个数量级的等待时间。

中期:科学防疫抗疫

AI的价值提升并不仅表现在成为科研工作者手中的利剑,也能让一线基层的防控人员从大量重复性劳动中解脱出来,实现效率升级。这也是现阶段,普通百姓接触到最多的AI技术应用——“疫情防控机器人”。

面对疫情的不宣而战,思必驰早在大年初三就投入到这场战“疫”中。基于“会话精灵”企业智能服务定制平台,思必驰仅用36小时便研发出“疫情防控机器人”,并迅速在各社区落地应用,为全国各地的基层一线提供无偿服务。据思必驰CMO龙梦竹介绍,公司推出的“疫情防控机器人”,凭借扎实的AI技术基础,承担起防“疫”重任。“快、准、全”是“疫情防控机器人”最大的特征,能够保证人机对话的通畅和信息采集的准确,不仅可迅速完成疫情筛查工作,还能精准识别数种方言,并提供多种话术模板,满足不同社区的需求。她表示,“疫情防控机器人”与居民的对话流程简洁高效,在短短几分钟内便能根据数据标签采集到完备的疫情信息,可以详细地记录辖区内每个居民的出行时间及是否发热等情况。

同为人工智能企业,云知声也设计并推出了“智能防疫机器人”。它可通过“全程无接触”的人工智能对话方式进行人员信息采集。云知声市场部负责人提供的资料显示,云知声“疫情防控机器人”可提供整体自动快捷呼出、全程录音备查、自动高精确度转写、自动标记重点防控对象等服务,并自动生成排查图文报告,既缓解了排查的工作压力,也可有效避免交叉感染风险,提升防疫工作的精度与效率。而且,相对于人工排查,“智能防疫机器人”在安全性、稳定性、效率等方面具备绝对优势。

除了防疫防控,云知声提供的智能语音病历已经在北京小汤山医院启用。据了解,云知声“智能语音电子病历系统”通过智能语音的方式,帮助医护人员录入病历,可解决医护人员由于防护措施严密造成操作办公电脑时的不便问题,大幅提升病历录入效率的同时,有效避免频繁接触电脑的接触式感染风险。

作为AI领域的知名企业,科大讯飞在初期就成立专项团队,用人工智能辅助医疗构建基层疫情防线,协助基层医生进行疫情筛查防控和防疫知识宣教。通过智医助理为一线提供最迫切需求的医疗服务,通过外呼随访,科大讯飞分析了数百万份基层门诊病历并向公共防疫部门提供分析报告,还通过语音合成技术赋能国家基层医疗培训。

同时,科大讯飞应用人工智能技术,利用外呼平台进行疫情宣教及重点人群随访2151万人次。尤其对于一些乡镇、宣传单位,AI配音效率更好,应急响应更及时。在一些地方普通话不标准、放假期间无法找到配音人员,通过讯飞配音,可以解决特殊时期的宣传语音问题。此外,科大讯飞还联动三大运营商,通过AI智能客服和智能外呼,减少人工坐席数量,实现下沉式疫情防控宣传。

除了AI语音技术的应用,图像识别也在防疫抗疫过程中大显身手。据商汤科技市场部负责人提供的资料,在抗疫期间,公司推出“AI无感测温”——商汤AI智慧防疫解决方案的区域通行模块,已经率先在北京、上海、深圳等重点城市的部分地铁站、校园、社区完成部署。资料显示,该产品采用非接触的方式,提升大客流场所通行效率,也降低工作人员的感染风险。同时,通过将领先的AI算法与热成像测温技术结合,体温检测精度达到±0.3℃,满足疑似患者初筛标准。除了测温功能,产品还可以对人员是否佩戴口罩进行识别和提示。

在防疫排查方面,旷视科技人工智能测温解决方案系统通过利用已经成熟的光学测温技术与人工智能技术相集合,实现了“精准测温、人温绑定、自动预警、全域掌握”。具体来看,旷视科技人工智能测温系统采用“人体识别+人像识别+红外/可见光双传感”的技术方案,支持大于3m的非接触远距离测温,可以在火车站、汽车站、地铁站、机场等高密度人员流动场景下,辅助工作人员快速筛查疑似高温人员。往来者无需停留,无需摘下防护工具,也能实现快速筛查,且温度检测误差在±0.3℃以内。

在语音交互和图像识别之外,机器人的无接触配送服务也是AI应用的极佳场景之一。《电器》记者了解到,目前,智能医疗辅助机器人,在多家医院和隔离点为隔离病房配送餐食、生活用品、医疗用品等,减轻了医务人员负担。猎豹、创泽智能、上海高仙等机器人公司积极对接医院需求,研发出清洁消毒一体机器人,实现自主定位医院内环境,规避密集的人流,主动完成清扫任务。极飞科技等农业无人机企业运用无人机+无人车等空地联合作业,对复杂的园区进行全面立体消杀。大疆、京东、湖北电鹰等无人机企业在社区隔离防控、高速路口防控、重点区域巡检等场景开展智能无人机全覆盖应用,并能通过AI智能化识别分析算法,实现对圈点目标追踪凝视和深度挖掘疫情防控数据价值。

http://inews.gtimg.com/newsapp_bt/0/11623900540/641

后期:助力复产复工

随着复工复产的推进,各地企业纷纷按下启动键,跑出转型发展的加速度。远程办公风靡、佩戴口罩“刷脸”、智能制造上线。借助新技术的发展,一系列创新应用为复工复产提供有力支撑。

云复工”需要云端信息化技术应用的配套支持。为此,不少互联网公司免费开放远程协作办公服务,推出了包括健康报备、内容协作、文件共享在内的新功能,进一步优化了企业复工后的数字化办公环境。其中,腾讯云推出“云办公全家桶”,利用企业微信、腾讯会议、腾讯文档等平台,帮助企业实现即时通讯与办公,提高远程协同的工作效率,全面准确掌握员工健康情况。

科大讯飞市场部提供的资料也显示,科大讯飞的人工智能技术已经辅助教育保障中小学生在疫情期间“停课不停学”,目前已覆盖百万师生。该技术首先在湖北省免费使用,通过构建在线课堂,实现远程授课,师生可进行实时课堂互动。之后,安徽、河北、江西、广东、广西、吉林、山东等19个省、31个区域也使用了这项服务。

《电器》记者还了解到,自2月3日起,科大讯飞实施“全员远程+特定项目组现场”的办公模式,在企业内部的“i讯飞”IM系统里紧急开发了“每日平安打卡”系统,采取园区防疫消杀、异常情况调查跟进与协助、发放防控指南、物资协调及供应、员工免费和自购物资发放、医生在线支持问诊等多项防控措施。到目前为止,没有发现讯飞员工确诊感染疫情。

随着大规模的复产复工,电梯成为防范的重点。据悉,电梯空间小、密闭环境、人员流动大的特殊环境,为病毒的传播创造了优厚的环境。虽然病毒在干净光滑的物体表面不易存活,但电梯按键是大众高频接触的地方,相互接触导致交叉感染的几率变大。据龙梦竹介绍,在2月5日,思必驰于国内率先发布“智能电梯离线语音方案”,打造公众场所“无接触式”的人机交互。据她介绍称,思必驰“智能电梯离线语音方案”,内置思必驰高性能语音算法,采用线性双麦降噪,满足小而密闭空间下的复杂场景需求(多人隔离、高噪、回音混杂);支持远场唤醒、强鲁棒识别,支持普通话、带方言的普通话识别,以及方言定制;提供高自然度的多种合成音选择,支持小数据快速定制TTS。此外,思必驰智能电梯离线语音方案,纯离线识别,无需网络,响应零延时;模型小巧,可快速对接落地,支持对现有电梯改造和原厂内置,数小时即可完成安装应用。

龙梦竹认为,经过疫情,人工智能技术从私人场景走向公共场所,得到了更广泛的认知与应用。另外,语音交互本身就是无接触服务,无论现在还是未来都将迎来广泛的发展前景。在更多的受访者看来,这场疫情终将散去,而这次科技行业的“大练兵”,将让整个人工智能行业思考技术如何与垂直领域更好地结合、行业自我革新的关键所在,这些宝贵的经验将成为人工智能成熟健康发展的助力。